摘要總結:
- "Market Timing: How good is good enough?"這篇文章更新了William Sharpe的研究:如果讓投資者每年做一次交易,在完全持有股票或完全持有債券兩者之間做轉換,交易美股的勝率要超過74%才能打敗買入持有策略。
- 以長期的年報酬率來看,美股單年報酬優於國債的機率大約是2/3,此外再考量把股票賣掉換成債券的報酬不對稱性(如果作對買債券賺很少;如果做錯、沒買股票會少賺很多),交易的勝率要進一步上升到74% (做對:做錯要到3:1的懸殊比數),才能追上買進持有不動的投資者。
交易美股的勝率要超過74%才能打敗買入持有
文獻一:“Likely Gains from Market Timing”
1975年,William Sharpe(諾貝爾獎得主,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奠基者,財金界大神級人物) 發表了一篇 “Likely Gains from Market Timing”. 在這篇文章中,他提到如果可以讓投資者在完全持有股票或完全持有債券兩者之間做轉換(每年做一次交易,可以選擇買股或買債,不考慮做空),投資者做判斷的正確率要超過74%,才能打敗買進持有、放著不動的投資人。
文獻二: Market Timing: How good is good enough?
2011年,部落客calcinv在The Calculating Investor部落格上,發表了 " Market Timing: How good is good enough? " 。這篇文章延續前述Sharpe的思考架構,(作者提到他沒付錢訂閱所以看不到原文,1975年的老文章還不給大家免錢看確實有點...) ,但將資料更新為1927-2010的數據,並採用蒙地卡羅模擬,去比較不同勝率之下的報酬率分布,做出來的結論和1975年的研究結果非常接近。
勝率70%的報酬率分布圖,其中紅線是買進不動的報酬率
http://www.calculatinginvestor.com/2011/02/21/market-timing/70percent_return-2/
為什麼是"74%"不是"50%" ?
如果賭博的勝率大於50%,只要進行的賭局數目夠多,理論上賭客一定會賺錢(或者應該說莊家勝率大於50%一定會賺錢),那為何要打敗買進持有者需要高達74%以上的勝率?(這是兩個不同的目標)
- 比較1927-2010這個期間股債的單年報酬,有2/3的時間是股優於債,所以買進持有者甚麼事都不做的勝率就高達67%。勝率略高於50%的交易策略還是會賺錢,只是績效贏不了一直做多股市的人。
- 勝率之外還要考慮每一次則時交易的報酬率問題,把股票賣掉換成債券:如果作對,把股票換成債券賺得很少;如果做錯,沒買股票會少賺很多。考量這個不對稱性,擇時交易的勝率要進一步上升到74%才能打平一直持有股票不動作的人。
- 如果再進一步考慮到管理費和交易費用的問題,勝率可能要到80%以上才能打平買入持有。
- 勝率75%代表的意思是作對:做錯的比例高達3:1,勝率80%代表的意思是作對:做錯的比例高達4:1,這種勝率在賭場可以橫著走路,然而要找出一個機制創造這麼高的勝率,實務上非常困難!!
資料更新
- 若將資料區間更新為1928-2021,以單年(含息)報酬來看,這94年裡面美股優於國庫券的年份有60次,勝率64%。
- 如果只看過去30年,1992-2021年裡面美股優於國庫券的年份有21次,勝率70%。如果用這些數據進行模擬,相信跑出來的數字也會接近前述的研究結果。
- 如果看2010-2021這12年的資料,只有2018年是負報酬(-4.23%),另外11年都是正報酬,勝率92%!! 2010以後能打敗美股S&P500指數的對沖基金並不多,因為買了不動就是勝率最高的策略。
- 如果看2010-2021這12年的月資料,美股單月上漲的機率 97/ 144 = 67%還是很高,再考量交易頻率增加導致交易成本上升,擇時進出還是不容易打敗買入持有。
- 常常開玩笑說:如果你在2010/1/1買進S&P500 ETF,每天假裝很忙但甚麼事都不做,股票部位完全不調整(其實不容易),這樣的績效可能會打敗八九成以上的操盤人(當然過去十年的走勢不代表未來走勢,市場不會一直漲)。
反向觀點
- 擇時交易的人不可能一年只做一次交易,交易的週期也許是數日、數週到數月,實務上也不會有投資組合100%持股瞬間變成100%持債。不過,即使增加了短線交易,在考量交易成本以後,增加週轉率是否能提升績效也猶未可知。
- 過去十年股市的高勝率源自於低通膨和全球不斷印鈔,如果你投資的年代是高油價高通膨的1970-1985年代,股票打敗債券的勝率降到56%。
- 只要參加的賭局數目夠多,高勝率代表高報酬,但如果這是一個退休族的投資組合,或許你只能再參與10-15年的投資。
- 這邊也還沒考慮到2000、2008股市暴跌的對退休族的劇烈衝擊(財務面以及心理面)。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本文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留言
張貼留言